走进优质院校建设之——科研篇
更新时间: 2018-04-09 14:25 浏览:次 来源:学校主站
学院全面推进科研管理改革,努力调动全院教职工投身科研工作,通过加强各类项目研究、科研人才队伍与平台建设等举措,成果数量质量全面提升,科研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科研项目研究广泛深入
永利app送彩金-(中国)有限公司教师积极参与重庆市社科联、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重庆市教委、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高教学会等市级单位科研项目。同时,积极参与永川区科委、永川区财政局、永川区科协等科研项目,为地方经济和科研服务。
近年来,学院共获得省部级课题68项,地厅级课题24项,学院独立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共143项,项目研究经费达125.6万元。承接重庆市商委、中国科协、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渝中区商业联合会、永川区财政局等机构的横向项目,获得经费34.5万元。完成市商委《重庆商圈行业发展研究》课题,形成30万字的《重庆商圈发展报告》,得到人民网等重要媒体报道和好评,也得到一些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密切关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参研中国科协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现状调研》,得到中国科协的表扬。
2013-2017年科研项目分年度统计情况
年度
|
省部级课题(项)
|
地厅级课题(项)
|
校级课题(项)
|
2013
|
10
|
2
|
9
|
2014
|
11
|
2
|
9
|
2015
|
14
|
7
|
39
|
2016
|
12
|
5
|
38
|
2017
|
21
|
8
|
48
|
合计
|
68
|
24
|
143
|
二、科研成果质量明显提升
近年来,学院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增长,成果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学院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04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228篇;出版学术著作16部;主参编教材144部,其中,主参编国家级教材7部;获得专利18项,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励61项。
2013-2017年科研成果分年度统计情况
年份
|
论文数量
(篇)
|
核心刊物文章数量
(篇)
|
学术著作数量
(本)
|
教材数量
(本)
|
成果获奖
(项)
|
获得专利
(项)
|
2013
|
129
|
39
|
1
|
13
|
17
|
0
|
2014
|
160
|
57
|
3
|
33
|
10
|
0
|
2015
|
196
|
57
|
3
|
22
|
3
|
0
|
2016
|
188
|
27
|
3
|
27
|
19
|
7
|
2017
|
373
|
48
|
6
|
49
|
12
|
11
|
合计
|
1046
|
228
|
16
|
144
|
61
|
18
|
![]() |
![]() |
![]() |
![]() |
![]() |
![]() |
![]() |
![]() |
2013-2017年学院教职工出版的学术著作
姓名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王华
|
对外汉语实践教学研究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13/09
|
张天敏、刘培
|
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
|
现代出版社
|
2014/03
|
李勋华
|
水电移民权益保障研究
|
西南财大出版社
|
2014/06
|
邓晓娜
|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研究
|
西南财经大学出出版社
|
2014/08
|
王华
|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的多维思考
|
中国商业出版
|
2015/03
|
陈祥碧
|
现代会计理论发展及其新领域研究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15/01
|
黄建先
|
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15/06
|
吴良德
|
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与创新研究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2016/10
|
唐昊
|
震后学校体育重建的回溯与反思
|
中国能源出版社
|
2015/12
|
孙林
|
市场交易中的信息披露最优化与交易效率研究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16/08
|
刘晓华
|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现代出版社
|
2017/01
|
苏航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7/03
|
陈骞
|
社会心理学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17/03
|
章君
|
当代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探讨
|
九州出版社
|
2017/07
|
涂锐
|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17/07
|
涂锐
|
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研究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7/09
|
三、学报出刊质量不断提高
由学院主办的《永利app送彩金学报》,近五年共出刊20期,刊载学术类文章280余篇。学院严格按照学报章程管理实施学报编辑出版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广泛征集校内外学术文章,严格按程序评审选用优质稿件,学报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学报内容重点倾向于经济研究、管理研究和高职教育教学研究,注重突出财经类高职院校办刊特色。学报重视与市内外其他高职院校的分享与交流,共享学报的学术资源,交流办报经验,使学报成为了学院与外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四、队伍平台建设初显成效
学院积极建设科研创新团队与科研创新平台汇集了学院几大主干专业的师资力量,。组建了第一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致力于互联网+会计、营销策划、普惠金融、文化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与社会服务。学院建有高职教育研究所,着力开展高职教育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跟踪与调研工作,定期汇编《高职教育信息》,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参考。
第一批院级科研创新团队名单
序号
|
科研创新团队名称
|
团队带头人
|
1
|
营销策划科研创新团队
|
李勋华
|
2
|
"互联网+会计"科研创新团队
|
李勇
|
3
|
普惠金融研究团队
|
肖妍
|
4
|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团队
|
孔雪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