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app送彩金“三财”素养教育课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和学校《“三财”素养学分认定办法》等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三财”素养教育课程(以下简称“素养课程”)是指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综合素养教育改革方案,由教务处和学生处统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综合素养教育所开设的必修课程。
第三条 素养课程是辅导员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培育学生“三财”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素养课程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由学生处和二级学院协同分工实施,接受学生处和质量管理办公室的双重监督。
(一)学生处职责。
1.统筹负责素养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2.制定素养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
3.牵头制(修)订学校《“三财”素养教育系列课程实施方案》。
4.协助质量管理办公室开展教学质量监督。
5.负责组织开展课程的研讨、培训和比赛。
6.负责统计、审核教学工作量。
(二)教务处职责。
1.负责统筹素养课程安排。
2.协助学生处统筹安排上课时间和教室。
(三)马克思主义学院职责。
1.负责素养课程的设置与更新。
2.负责素养课程的教学指导。
(四)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
1. 将素养课程的教学纳入督导范围。
2. 负责素养课程的运行管理和监督。
(五)二级学院职责。
1.负责本学院素养课程的具体实施。
2.负责定期发布本学院自选特色教育内容。
3.负责本学院素养课程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检查。
4.负责处理本学院素养课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组织本学院辅导员开展素养课程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
6.负责统计本学院素养课程的教学工作量。
第三章 课程范围
第五条 素养课程主要包含军事理论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就业创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创新创业教育课、财品·财智·财英课等。
第四章 教学实施
第六条 素养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在星期日或学生放假返校日的下午或晚上分时段开展,采取合班教学。每班每周1课时,每课时教育时间为45分钟。专职辅导员原则上安排2课时分批开展教学,兼职辅导员和读博期间的专职辅导员原则上安排1课时开展教学。
第七条 素养课程由各班辅导员负责组织教学。辅导员经批准出差或请假等不能到校上课的,应按照学校调停课管理办法在企业微信平台中进行课务异动。同时,辅导员应事先安排并指定班团干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事后由辅导员根据调课安排在星期三下午补课。
第五章 教学纪律
第八条 素养课程的教学纪律要求参照学校课堂教学规范执行。
(一)辅导员教学纪律要求。
1.辅导员课前认真备课,结合实际情况撰写教案、制作课件,注重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全面性。辅导员上课必须携带纸质教案、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
2.严守政治纪律,课堂上严禁发表与党的方针、政策不相符的观点和与辅导员身份不相符的言论。
3.教学环节完整,做好教学引入、知识讲授、课堂总结等环节;遵循以辅导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除确因需要和相关部门统一要求等特殊情况外,不得安排长时间播放视频,不得安排学生自由活动。
4.辅导员需提前10分钟候课,做好课堂准备和组织工作,严格考勤,不得提前下课和随意离开课堂。
5.严格按规定内容和进度开展教育,不得随意减少规定教育内容。
6.不允许私自调课、停课和变动上课时间、地点或更换上课辅导员,确因需要调课的应严格履行相关手续。
7.辅导员在课中除因教学需要外,不允许使用通讯工具。
(二)学生课堂纪律要求。
1.学生按时到指定地点上课,从前排开始依次就座,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学生素养课程出勤情况纳入各班课堂考勤,由考勤员协助辅导员做好考勤工作,并于当晚将考勤数据录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2.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礼仪规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交头接耳,不随意走动,不打瞌睡,不带餐食到教室。
3.学生在课中除因教学需要外,不允许使用通讯工具,所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必须处于静音或关闭状态。
第六章 考核评价
第九条 素养课程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按《永利app送彩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执行,计酬标准按《永利app送彩金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中超课时标准执行。
第十条 素养课程纳入学校教学督导范围,按照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执行。对未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开展授课、未按要求备课、缩短上课时间、教育内容缺失、教学效果差、违反教学纪律的辅导员进行通报批评,发生教学事故的,按《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 校院两级部门应加强对素养课程的研究,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一)开展交流研讨。利用学生工作例会、辅导员会议开展专题研讨,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二)建立集体备课制度。以二级学院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展示、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备课质量,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
(三)开展系列教学评比工作。校院两级定期组织开展素养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PPT、优秀教案、优秀教学案例、示范课等项目评选,遴选树立一批样板,不断提升辅导员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课程的教育水平。
第十二条 除因公之外的调课,每次对辅导员过程量化考核的“主题教育”指标扣1分;除因公之外调课率达到10%及以上的二级学院,在年终考核“学生工作”指标中扣0.1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学生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